当主城面临敌方拆除时,首要任务是立即启动防御机制。通过提前建造防空塔、炮塔和碉堡等防御设施能有效延缓敌方进攻速度,防御设施应优先布置在主城入口和资源密集区域。同时需要保持城内常驻防空部队与战斗机部队,建议配置至少800防空炮和600战斗机形成基础防空网。主城通往外部的主要道路建议设置路障和炮兵阵地,形成多层拦截防线。防御设施升级至三级以上才能应对中后期战斗需求,五级炮塔对重型单位有显著克制效果。
面临拆除威胁时需迅速转移关键资源,通过交易所将过剩资源挂单出售或转移至联盟仓库。战时经济策略可临时提升资源产量,但要注意避免资源爆仓导致浪费。建议保留1200-2000榴弹炮军备作为应急储备,这些军备既能用于防守反击也可作为谈判筹码。石油和钢材等战略资源应优先用于防御设施维修和部队补充,橡胶则重点保障防空武器生产。
部队调度需要遵循保存主力,机动防御原则。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应部署在二线阵地作为反击力量,攻城炮部队需隐蔽布置在安全区域。当敌方采用空军突袭时,立即将战斗机部队调整为拦截阵型,轰炸机编队则后撤至备用机场。陆军部队没有汽油补给将丧失机动能力,因此油料仓库必须重点防护。若防御压力过大,可考虑暂时解散非核心部队减少补给压力,但需保留至少2000人以上的基础防御力量。
必须持续使用侦察机监控敌方动向,特别关注其重型装备集结区域。当发现敌方准备核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时,可通过外交渠道寻求联盟支援或启动反导系统。情报中心需要实时分析敌方兵种构成,针对性调整防御策略,例如当对方装甲部队占优时,应增加反坦克炮比例至部队编制的30%以上。拆除过程中的保护机制需要达到18级主城才能激活,这是最后的应急手段。
后期重建工作要注重效率与安全平衡。主城重建完成后优先修复资源生产设施,高产农场和铁矿应率先恢复至四级以上。防御体系重建需采用模块化方案,先恢复关键节点再完善整体结构。要警惕敌方二次进攻,重建期间建议保持至少50%的防御部队处于战备状态。科技中心应重点研发防御类天赋,蓝色品质的城防科技性价比最高,适合资源紧张时优先升级。